盾構機 被譽為“工程機械之王” 動輒幾層樓高、重幾千噸、長上百米 是一個國家地下施工裝備 制造水平的重要標志
4月16日 “中鐵1459號”盾構機在鄭州下線 將應用于澳大利亞西部港灣項目
從鄭州到澳洲 這么一個“巨無霸” 咋運出去? 8月5日晚,由中鐵裝備自主研制的中國出口海外最大直徑盾構機——“中鐵1459號”從江蘇太倉港坐著大連海事大學育鵬輪啟程直航悉尼,將應用于澳大利亞西部港灣項目。
8月5日晚,育鵬輪離開太倉港。
這臺“中鐵1459號”盾構機開挖直徑15.7米,整機長約113米,重4000多噸。
4月16日,“中鐵1459號”盾構機下線。
“盾構機出海是一個浩大工程,更別提超大直徑盾構機了。”中鐵裝備盾構設計高級工程師張偉強直言。
一年時間研制組裝,近4個月拆機發(fā)運,這臺盾構機到底咋走向世界呢?4月16日正式下線后,本報記者數(shù)月跟蹤,輾轉多地,記錄這件大國重器不同尋常的出海之路。
6月4日,中鐵裝備盾構車間內,“中鐵1459號”盾構機正在拆機。
“最大直徑的盾構機也意味著承運的最大難度。”江蘇盛來大件物流有限公司項目經(jīng)理李金輝雖是個“95后”,但在大件運輸領域已摸爬滾打多年,也是常年負責承運中鐵裝備盾構機出海的“護送使”。
“截至目前,這是我們負責出口海外尺寸最大、單體最重的盾構機,每個環(huán)節(jié)都要細之又細,每件貨都不能出現(xiàn)灰塵油污和蚊蠅等活體生物。”盾構機組件吊裝到海輪上之前,中遠海運物流供應鏈有限公司項目經(jīng)理劉天培和同事們反復查看、清理。
超寬、超大、超重,咋走?兩步走:陸水聯(lián)運、集港出海。 一步:盾構機主驅動及伸縮結構、刀盤中心塊、拼裝機、四大盾體輕則上百噸,重則近400噸。為保障安全,經(jīng)公路運輸至周口港,通過內河航運至太倉港。
盾構機的拆與裝,如同拼積木。分類拆好、標記嘜頭,之后有序運輸。
6月4日,中鐵裝備盾構車間內,工人正在“中鐵1459號”盾構機前忙碌。
發(fā)運前還有一道繁瑣工序,就是做好路探,規(guī)避所有橋梁、限高和過路線,規(guī)劃好運輸線路。為不影響社會車輛行駛,多是夜行。
6月16日,盾構機大型組件運送車隊行駛在周口境內。
鄭州到周口港中心碼頭,雖只有200多公里,但自6月14日凌晨到6月28日早上,8個超大件分8車分批運送了半個月。而這8個超大件又分2批分別于7月10日、7月16日吊裝到駁船,歷經(jīng)10天運抵江蘇常熟錨地,等待海輪在太倉港靠岸換裝。
7月8日,周口港,工人正把超大型盾構組件吊運到船艙。 另一步:除了以上8個超大件,自5月19日起,其余175個盾構機組件則通過144輛專用車陸續(xù)走公路直運太倉港堆場,至7月28日全部集結完畢。
大件全部入船艙、集裝箱放甲板……從8月1日晚至8月5日晚,183個盾構機組件全部吊裝到育鵬輪上,綁扎、固定好。
8月4日,盾構機大型組件正在吊裝。
8月5日晚上9時25分,汽笛聲中,育鵬輪隆隆開動。“我們前前后后去過澳大利亞海港十幾次,對這條航線非常熟悉。”育鵬輪船長劉俊說,“直航14天就能到達悉尼。”
8月5日,太倉港碼頭,育鵬輪正在裝載盾構機組件。
太倉是鄭和下西洋的起錨地。如今,太倉港已成為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,是長江集裝箱第一大港和江海聯(lián)運中轉樞紐港,也是全國唯一享受海港待遇的內河港口。
8月5日晚,太倉港碼頭,育鵬輪正在裝載盾構機組件。
陸水聯(lián)運,通江達海。近年來,厚植交通區(qū)位優(yōu)勢,向海而行、向海圖強,河南正在開啟屬于自己的“新航海時代”。
8月5日,太倉港碼頭,工人正在育鵬輪甲板上固定集裝箱。
接下來一個多月時間,中鐵裝備將有大大小小近10臺掘進設備揚帆出海,以河南造“百變金剛”之能不斷掘進新里程。
( 編輯:ycl ) |
把“巨無霸”送到澳洲,需要分幾步?
來源: 發(fā)布日期:2025-08-07 打印
